400-006-0815

首页 >> 专业知识 >>行业研究 >> 数字疗法机遇、挑战与未来
详细内容

数字疗法机遇、挑战与未来

时间:2023-06-09     

宝予明制致力于追踪与研究各类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更新,市场动态和行业热点。


自2021年来数字疗法成为行业又一个新兴热点,宝予明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为您带来数字疗法系列文章,从数字疗法的概述,到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国内外企业产品案例各个方向为您详细介绍数字疗法的方方面面。


宝予明制有充足的专家团队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曾帮助企业拿到国内首张ADHD注意力改善二类医疗器械证。欢迎咨询数字疗法相关项目:

电话:13564200967

邮箱:minrula@minrula.com

01

数字疗法的定义

国际数字疗法联盟(DTA)的定义:数字疗法(DTx-Digital Therapeutics)由高质量的软件程序驱动,提供基于循证的疾病或症状的预防、管理或治疗干预,数字疗法可独立使用或与药物、设备及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以优化患者的照护方案。


数字疗法的核心及目的仍是对于疾病的预防、管理或治疗干预,而软件程序是其不可或缺的驱动形式,研究方法基于循证而非经验医学,数字疗法是对传统疗法的数字化迁移,依据心理学、康复医学、神经科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医学原理设计产品,如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运动和营养疗法、神经反馈训练、视知觉学习等,目前已实现多种疾病类型的应用。

数字疗法的核心特征

根据数字疗法的定义,我们不难总结出数字疗法的核心特征:向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治疗或干预措施;软件驱动及单独协同使用均可


  • 向患者提供:首先,要明确数字疗法的服务对象或使用对象应该是患者或患者家人。在服务患者的基础上,也可以同时服务医生;但仅为医生服务,如帮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高效诊断、决策、患者信息管理等情形则不在讨论之列。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毋庸置疑的是,数字疗法基于循证医学,而非经验医学。其效果必须是基于证据支持的。

  • 治疗或干预措施:通过数字疗法提供的治疗或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健康状态或者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实现预防、治疗或者管理某种疾病的功能。

  • 软件驱动:软件驱动指的是数字疗法实现治疗或干预的主要功能应由软件应用的数字技术提供,比如图片、视频或虚拟环境等。当然,软件还应满足其应满足的各种功能及法规要求。

  • 单独或协同使用均可:数字疗法可以以手机常见的 APP 或者电脑桌面应用甚至浏览器应用单独出现。此外,它也可以与硬件、其他软件以及服务组合,但在联合使用的情形下如何具体分类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决定。


640 (23).png

02

数字疗法的机遇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医疗产业迅速崛起。世界范围内疾病和传统医疗费用的增加,也为数字医疗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潜在动力。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数字医疗被推向了新的高峰,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远程医疗服务县(区、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围绕“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医疗相关领域的落实,我国中央政府在2022年也颁布了多条相关政策,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一系列中央政策。


“十四五”规划的宏观政策,包括卫健委、中医药局、药监局和医保局等医疗行业的主管部门也需要就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就数字医疗所涉及的人工智能、信息化和数字疗法等领域发布包括具体规章、制度及标准在内的支撑政策,以实现相应的管理职能并推动数字医疗不断发展。


根据NMPA官网统计,截至2022年10月,数字疗法产品共有34项获批,获批产品大部分集中于单病种领域。其中视觉相关疾病的数字疗法产 品占比47.1%,其次是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类产品,占比35.3%,领域相对来说较为集中。具体来看,有16项针对视觉功能的治疗和训练,包括 儿童弱视的辅助检查、治疗和康复训练,6项附加融合功能不足治疗;12项用于认知障碍辅助治疗和康复,包括脑功能损伤、脑卒中所致认知障 碍等。另外,有1项针对心肺功能康复、1项乙肝母婴阻断管理软件、1项针对心理康复类的训练、2项针对运动康复类软件以及1项三类医疗器 械——计算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剂量软件。


数字疗法热度仍然较高,在2022年10月国内数字健康领域累计产生7起融资项目,融资总额超4300万美元(约3.05亿元),比上月融资总额 略高。其中,4家公司进入A轮及以上融资,其余企业均处于发展早期。


03

数字疗法面临的挑战

供给方自身的挑战

适应病种范围较小:数字疗法产品本身是基于传统疗法的数字化,具有完善理论基础的适应病种不多。

临床效果不够显著:多数数字疗法产品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科研成果较少。且目前市场上许多所谓的数字疗法产品仍停留在数据监测、辅助诊断的功能上,没有达到干预、治疗的效果。


监管方带来的挑战

界定不清晰:目前对于数字疗法产品的界定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管理上缺乏针对性。

患者数据应用待讨论:数字疗法效果验证、优化升级需要接入患者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实际应用仍有待讨论。

注册审批门槛高:干预和治疗疾病的医疗器械,按照目前管理方式,需要通过NMPA三类证注册,注册前提是有效性得到论证,门槛较高,时效也会较长。


需求方带来的挑战

医生接受度低:数字疗法产品往往需要作为处方开给患者,但是目前医生接受度较低,导致数字疗法处方推广缓慢。


04

数字疗法的未来展望

持续向慢病管理各环节渗透,助力医疗体系实现降本增效

 现阶段,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重、年轻人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等多因素叠加,带来慢病率的不断上升。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慢病患者近1.5亿,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对医疗服务体系造成一定冲击,进一步提升卫生费用支出。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75,593.6亿元,较2018年增加近2万亿。在此背景下,DTx作为一种数字化的主动干预手段,未来有望持续深入渗透到慢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环节中,充分调动患者参与慢性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协助患者改善其行为和生活习惯,以期缓解重点领域疾病负担,从而降低整体卫生费用支出,助力医疗体系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疗法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数字疗法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分散且集中度较低。根据 CB Insights 的统计,截至 2022 年 9 月,全球 DTx 企业共计 341 家,加入国际 DTA 联盟的会员单位共有 65 家,其中中国企业 7 家。市场主要参与者除DTx 企业外,还包括数字健康、数字医学等非 DTx领域的企业。短期来看,数字疗法概念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入局者纷至沓来,药企、互联网医疗企业、硬件/技术类企业纷纷基于自身已有产品、软硬件积累等优势,探索数字疗法的发展,进行业务转型或拓展,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逐步成熟,为方兴未艾的数字疗法行业厚值更良好的发展环境,头部玩家将会通过合并扩张、上下游合作等战略完善产业链建设,加速构建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竞争优势,市场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微信公众号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宝予明制专注于为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提供专业、系统、高效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加速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咨询电话:  400-006-0815 /  021-5100-7878

公司邮箱:minrula@minrula.com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Copyright (2020-2023)上海明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宝予明制医疗器械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23389号-1



seo seo